8月2日下午
中央电视台《新闻直播间》栏目
以《江苏宿迁:应对强降雨 智慧监测助力快速排涝》为题
单条聚焦宿迁
用两分钟时长
关注我市城市生命线建设
江苏宿迁:应对强降雨 智慧监测助力快速排涝
受“竹节草”残余环流影响,江苏宿迁自7月30日夜间开始遭遇持续性强降雨,截至今天13点,宿迁部分地区仍在下雨,昨天下午五点多,由于雨势大,城区部分路段开始积水,当地立即启动恶劣天气城市防涝应急预案,多部门联动排涝。
昨天下午五点多,宿迁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运行监测中心,接到一条排水报警信息。显示市区洞庭湖路部分路段出现积水,最大深度达24厘米,且有持续上升趋势。
宿迁市城市生命线运维工作人员王超说:“发现汛情后,我们第一时间查看报警点位周边的视频进行复核验证,同时基于排水流向快速研判积水变化趋势、辅助分析研判,为权属单位现场处置提供参考建议,便于现场人员能够及时有效调度资源并开展现场处置工作。”
展开剩余54%负责该路段的排涝单位,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调集人员和设备赶赴现场。排涝现场工作人员王勋功介绍:“我们出动了1台强排车以及10名现场助排人员进行助排,并且安排助排人员对洞庭湖路沿线的窨井盖进行开启,并放置警示标志,大约耗费一个小时对洞庭湖路积水进行了处理,并实现了消退。”
“之前送外卖的时候,这边水很深,路不好走,现在水很快已经清完了。”外卖员杨刚说。
近年来,宿迁积极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,目前中心城区内的智慧监测设备已基本布设完成,在城市汛期排涝方面,系统已汇聚公安、住建、城管、指挥中心等6个部门的6400多路监控视频,一旦发现积水等突发状况,能第一时间联动相关部门处置,时效同比提升约50%。
新闻深一度:
近年来,宿迁聚焦供水爆管、城市内涝、桥梁倒塌等风险场景,通过搭建统一的物联感知平台、视频中台,累计接入各类传感设备1.78万套,汇集131个监测和监管核心需求,整合全市55个监管系统,在全省率先完成集“观、管、防、处”于一体的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研发。目前已在中心城区130平方公里范围内先行实施,打造燃气爆炸、供水爆管、城市内涝、桥梁倒塌、道路塌陷、第三方施工破坏、地下管线交互以及水质监测、智慧井盖等“7+2”风险场景智慧化监管体系。现在,在宿迁,城市生命线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了155类2.3亿条数据汇聚上报及18类约40万条数据共享。平台运行一年多来,已先后接收和处置了各类报警1400多起,处置办结率100%。
发布于:江苏省伯乐配资-炒股杠杆软件-炒股使用杠杆-合法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